:::
淡江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電子報
教育新知
從十二年國教談學校教育的質變
ö黃淑馨 校長
壹、前言
為提升國家人力素質,增強國家競爭力,馬總統於建國百年元旦正式宣佈:「自103年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,並且大部分學生將免試入學」。眾所殷盼的延長國教,終於有了明確的實施時程。今年(100)國七學生成為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的首行族。
目前十二年國教的主要內涵為:普及、自願非強迫入學、公立高中職生免學費、後期中等學校升學制度為:75%免試,25%特色招生。免試入學係指免入學考試,不得採計國中在校成績;而特色招生則由學校提出申請,提供學術性向、職業或藝能性向專長學生適性學習之環境。如此,教育的重大變革勢必對學校產生衝擊,學校應提早應變,並思考十二年國教後學校發展之方向,掌握契機,發展特色。
貳、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簡介
一、理念
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,是在九年國民教育的基礎上,採取五大理念。
(一)有教無類: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是以全體15歲以上的國民為對象,不分 種族、性別、階級、社經條件、地區等,教育機會一律均等。
(二)因材施教:面對不同智能、性向及興趣的學生,設置不同性質與類型的學校,透過不同的課程與分組教學方式施教。
(三)適性揚才:透過適性輔導,引導學生瞭解自我的性向與興趣,以及社會職場和就業結構的基本型態。
(四)多元進路: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、性向及興趣,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進路,以便繼續升學或順利就業。
(五)優質銜接:高級中等教育一方面要與國民中學教育銜接,使其正常教學及五育均衡發展;另一方面也藉由高中職學校的均優質化,均衡城鄉教育資源,使全國都有優質的教育環境,使學生有能力繼續升學或進入職場就業,並能終身學習。
二、目標
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目標,係以國家、社會及學生個人多元角度之觀照,訂定總體目標與分階段具體目標,其分述如下:
(一)總體目標
1.提升國民基本知能,培養現代公民素養。
2.強化國民基本能力,以厚植國家經濟競爭力。
3.促進教育機會均等,以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。
4.充實高級中等學校資源,均衡區域與城鄉教育發展。
5.落實中學生性向探索與生涯輔導,引導多元適性升學或就業。
6.有效舒緩過度升學壓力,引導國中正常教學與五育均衡發展。
7.強化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機制,以確保國中學生基本素質。
三、基本內涵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兩階段,其基本架構示意圖如圖1,前九年為國民教育,依「國民教育法」及「強迫入學條例」規定辦理,對象為6至15歲學齡之國民,主要內涵為:普及、義務、強迫入學、免學費、以政府辦理為原則、劃分學區免試入學、單一類型學校及施以普通教育。
後三年為高級中等教育,將推動制定「高級中等教育法」,對象為15歲以上之國民,主要內涵為:普及、自願非強迫入學、免學費、免試為主。主要涵義如下:
(一)普及:針對15歲以上之國民,提供均等之教育機會。
(二)自願非強迫入學:提供足夠且多元就學機會,但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及參與權,不強迫入學。受教育,是學生的權利而非義務。
(三)免學費:免繳學費,但仍須繳納雜費、代收代付費及代辦費。
(四)免試為主:國中畢業生75%以上免試入學進入高級中等學校(高中、高職或五專),但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保留招生區內少部分(0~25%)名額,以供學校採特色招生方式,經考試分發入學(採學科測驗)或甄選入學(採術科測驗)。
實習園地-實習生心得分享
1.感激到無法言語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楊琇如
2.「適才適性,快樂學習」的困境--------------李秀姿
3.我的導師實習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張宛婷
4.期末試教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黃万涓
5.台上台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黃姵嵐
6.行政省思-全校師生越野賽---------------------黃子翠
7.台上十分鐘,台下十年功----------------------曾靖雅
8.第一個教師節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陳筱蓉
9.台上五十分鐘台下十年功----------------------賴如琳
10.教學演示省思札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李詩婷
11.教學演示心得反思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蔡易倫
活動報導
1/6 最後一堂課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本中心
1/9&1/10教檢研習--------------------本中心
| ||||||||||||
本期主題-實習歷程檔案 | ||||||||||||
(一)教育實習歷程檔案 1.教育實習歷程檔案目錄參考範例 2.教育實習歷程檔案自我檢核與評量範例 (二)班級經營信念與規範 (三)個案輔導 1.學著看到行為的背後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李秀姿 2.個案輔導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張惠雯 3.個別諮商-個案反思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劉凡嘉 4.個案學生輔導記錄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楊雅雯 (四)期末教學演示教案設計 1.國中八年級歷史-變法與黨爭-------------謝蕙宇 2.高一輔導-個人特質教案-------------------陳莉青 3.教學演示教案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陳映如 4.國中七年級英文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林于君 5.教學演示教案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曾靖雅 (五)期末教學演示剪輯五分鐘影片 1.歷史-謝蕙宇教學演示 2.輔導-陳莉青教學演示 3.英文-陳映如教學演示 4.英文-林于君教學演示 5.英文-曾靖雅教學演示 |
ö黃淑馨 校長
壹、前言
為提升國家人力素質,增強國家競爭力,馬總統於建國百年元旦正式宣佈:「自103年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,並且大部分學生將免試入學」。眾所殷盼的延長國教,終於有了明確的實施時程。今年(100)國七學生成為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的首行族。
目前十二年國教的主要內涵為:普及、自願非強迫入學、公立高中職生免學費、後期中等學校升學制度為:75%免試,25%特色招生。免試入學係指免入學考試,不得採計國中在校成績;而特色招生則由學校提出申請,提供學術性向、職業或藝能性向專長學生適性學習之環境。如此,教育的重大變革勢必對學校產生衝擊,學校應提早應變,並思考十二年國教後學校發展之方向,掌握契機,發展特色。
貳、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簡介
一、理念
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,是在九年國民教育的基礎上,採取五大理念。
(一)有教無類: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是以全體15歲以上的國民為對象,不分 種族、性別、階級、社經條件、地區等,教育機會一律均等。
(二)因材施教:面對不同智能、性向及興趣的學生,設置不同性質與類型的學校,透過不同的課程與分組教學方式施教。
(三)適性揚才:透過適性輔導,引導學生瞭解自我的性向與興趣,以及社會職場和就業結構的基本型態。
(四)多元進路: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、性向及興趣,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進路,以便繼續升學或順利就業。
(五)優質銜接:高級中等教育一方面要與國民中學教育銜接,使其正常教學及五育均衡發展;另一方面也藉由高中職學校的均優質化,均衡城鄉教育資源,使全國都有優質的教育環境,使學生有能力繼續升學或進入職場就業,並能終身學習。
二、目標
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目標,係以國家、社會及學生個人多元角度之觀照,訂定總體目標與分階段具體目標,其分述如下:
(一)總體目標
1.提升國民基本知能,培養現代公民素養。
2.強化國民基本能力,以厚植國家經濟競爭力。
3.促進教育機會均等,以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。
4.充實高級中等學校資源,均衡區域與城鄉教育發展。
5.落實中學生性向探索與生涯輔導,引導多元適性升學或就業。
6.有效舒緩過度升學壓力,引導國中正常教學與五育均衡發展。
7.強化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機制,以確保國中學生基本素質。
三、基本內涵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兩階段,其基本架構示意圖如圖1,前九年為國民教育,依「國民教育法」及「強迫入學條例」規定辦理,對象為6至15歲學齡之國民,主要內涵為:普及、義務、強迫入學、免學費、以政府辦理為原則、劃分學區免試入學、單一類型學校及施以普通教育。
後三年為高級中等教育,將推動制定「高級中等教育法」,對象為15歲以上之國民,主要內涵為:普及、自願非強迫入學、免學費、免試為主。主要涵義如下:
(一)普及:針對15歲以上之國民,提供均等之教育機會。
(二)自願非強迫入學:提供足夠且多元就學機會,但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及參與權,不強迫入學。受教育,是學生的權利而非義務。
(三)免學費:免繳學費,但仍須繳納雜費、代收代付費及代辦費。
(四)免試為主:國中畢業生75%以上免試入學進入高級中等學校(高中、高職或五專),但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保留招生區內少部分(0~25%)名額,以供學校採特色招生方式,經考試分發入學(採學科測驗)或甄選入學(採術科測驗)。
2.「適才適性,快樂學習」的困境--------------李秀姿
3.我的導師實習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張宛婷
4.期末試教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黃万涓
5.台上台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黃姵嵐
6.行政省思-全校師生越野賽---------------------黃子翠
7.台上十分鐘,台下十年功----------------------曾靖雅
8.第一個教師節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陳筱蓉
9.台上五十分鐘台下十年功----------------------賴如琳
10.教學演示省思札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李詩婷
11.教學演示心得反思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蔡易倫
1/9&1/10教檢研習--------------------本中心